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52|回复: 31
收起左侧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07-03 15: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西侧,全部建筑一览无余,使你可以看到永定门最美丽、最完整的形象。宽阔的护城河边,芦苇挺立,垂柳婆娑。城楼和弧型瓮城带有雉堞的墙,突兀高耸,在晴空的映衬下显出黑色的轮廓。城墙和瓮城的轮廓线一直延续到门楼。在雄厚的城墙和城台之上,门楼那如翼的宽大飞檐,似乎使它直插云霄,凌空欲飞。这些建筑在水中的侧影也象实物一样清晰。每当清风从柔软的柳枝中梳过时,城楼的飞檐等开始颤动,垛墙就开始晃动并破碎… …

    循着通向城头的马道拾阶而上,就可以踏上一个趣味盎然、无与伦比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几个钟头,欣赏那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致:掩映在万绿丛中,黄色屋顶闪闪发光的故宫和庙宇;覆盖蓝色和绿色琉璃瓦的华美住宅;带有前廊的朱红色房屋;半掩于百年古树下的灰色矮小平房;横跨有绮丽牌楼的商业繁华的大街;以及一片片有牧童放羊的开阔场地… …这时,立于城头上的哨兵吹响尖利的军号,向街上瑟缩的人们宣告,民国的又一天开始了。

    纵观北京城内规模巨大的建筑,无一比得上城墙那样雄伟壮观。初看起来,它们也许不像宫殿、寺庙和店铺牌楼那样赏心悦目,当你渐渐熟悉这座大城后,就会觉得这些城墙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幅员辽阔,沉稳雄劲,有一种高屋建瓴、睥睨四邻的气派。"



    这是1924年瑞典地理学家喜仁龙来到北京时记录下的景象,那个美丽而古老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北京。

    今天,历尽磨难的北京城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古都风貌。她快速却“无序”地发展着:高大的钢架结构取代了饱经沧桑的老城墙;四通八达的大马路吞没了幽深曲折的胡同老巷;由楼房组成的商业小区挤垮了一个个四合院构成的旧民房…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北京和那些国际化大都市,真的再不会有什么不同了。
高考那天,面对“北京的符号”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时,我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无奈与心痛。

    现在,呈现在面前的北京,和那个故去的老北京,究竟还有几分相似?希望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能够平安。

(以下图文均来自首都博物馆官方网站)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它是中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从前,天安门是封建朝廷举行“颁诏”大典的地方。后来,天安门前成为人民举行爱国民主运动的集会场所。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都是在这里集会游行,而后向全国各地扩展。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面积由最初的十一万平方米,扩展成今天的四十万平方米,可容纳五十万人举行集会。广场中央,矗立着三十七点九四米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往南是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东边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西面是人民人大堂。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卢沟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二十公里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卢沟桥渡口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蓟地区沿太行山脉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它以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精美的石雕艺术著称于世。全长266.5米,宽9.3米,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共计501个。桥东面乾隆御笔的“卢沟晓月”碑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既是旅游胜地,又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天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坛位于崇文区天桥南大街东侧,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qí)谷﹑祈雨的场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有两重围墙,外围北面为圆形,南面为方形,表示“天圆地方”。天坛是圜(huán)丘坛和祈谷坛的总称。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圜丘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古代称奇数为阳数,也叫天数,代表天,9是最大的天数。因此圜丘坛的坛面、台阶、栏板所用的石板、石块的数量都是9的倍数。

    祈谷坛是皇帝祈祷(dǎo)丰年和祈雨的场所。祈谷坛的中央是祈年殿。殿内中层的12根柱子,代表每年12个月。殿内外层的12根柱子,代表每天12个时辰。殿顶周长30丈,表示每月30天。殿内中层和外层的柱子相加是24根,代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大殿中央的4根大圆柱代表一年四季。游人在此可以欣赏祭天乐舞的表演。(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中山公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西侧。明永乐十九年(1421)在此建社稷(jì)坛,与天安门东侧的太庙相对应,体现了“左祖右社”的都城设计原则。1914年辟为公园,称为中央公园。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灵柩(jiù)曾在拜殿停放。1928年公园改称“中山公园”,拜殿改为“中山堂”。

    公园南门内有一座“保卫和平”石牌坊,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1900年,北京发生了义和团运动。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东单被清军虎神营的士兵开枪打死。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要在北京修建牌坊纪念克林德。1902年,克林德牌坊在东单建成。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中国作为战胜国将克林德牌坊拆除。根据协约国法国代表的建议,牌坊在中央公园内重建,匾额上刻“公理战胜”四字。1953年,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友好会议”,由郭沫若将牌坊的匾额改题为“保卫和平”。保卫和平坊的变迁,记录了中国从屈辱中走向自强的历史。(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景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景山位于西城区景山前街,明代永乐年间(十五世纪初)堆筑,是皇宫“镇山”,最初叫“万岁山”,清代顺治十二年(1655)万岁山改称“景山”。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景山五座峰上各建一亭。1928年开放游览,1949年设为景山公园。

    很多人来到景山都会找一棵歪脖树,这棵树有什么故事呢?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朱由检,年号“崇祯(zhēn)”。他在位的十七年间国家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激起许多农民起义。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打到北京城下。崇祯召集大臣商讨对策,文臣、武将都各自逃命了,没有一个人来。农民军攻入城内,崇祯逃上万岁山,身边只有太监王承恩。后来农民军发现了崇祯和王承恩上吊的尸体。至于崇祯上吊的地方,大多认为是在景山东面山腰的一棵歪脖槐(huái)树上。清朝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宽怀、仁义,用铁锁链套住槐树,称树为“罪槐”,规定皇室成员经过也要下马步行。1928年树旁立起刻有“明思宗殉(xùn)国处”的石碑。之后“罪槐”枯死,人们在原地补种了一棵槐树。(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团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西侧,有“北京城中之城”之称,始建于元代。城台上有殿宇、房屋上百间,古树参天。承光殿位于城台中央,供奉着一尊整玉雕琢的白玉佛像。东侧有金代种植的栝(guā)子松,是北京有记载的最老的古树。还有数百年树龄的白皮松两棵、探海松一棵。皇帝曾封栝子松为“遮荫侯”,白皮松为“白袍将军”,探海松为“探海侯”。

    承光殿前有玉瓮(wèng)亭。亭中玉瓮是由产自缅甸的整块墨玉雕刻而成的,高0.66米,直径1.5米,重3500公斤,刻有海龙、海马、海鲸等动物在汹涌的海浪中出没的图案。玉瓮制于元代至元二年(1265),元世祖忽必烈下诏(zhào),将玉瓮安放在琼华岛(今北海白塔山)广寒殿中,取名“渎(dú)山大玉海”,宴请百官时用它来盛酒。经过改朝换代,玉瓮流落民间。清代时,有人发现玉瓮在一座道观中被用来腌咸菜。乾隆皇帝将玉瓮移到团城,并建玉瓮亭。

(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颐和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名清漪(yī)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一,距市中心约19公里,占地约290万平方米。金代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时,曾在这里修建金山行宫。以后历代王朝都在此引水筑园。1750年,乾隆为庆祝母亲的生日,建成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金山)为万寿山,改金海为昆明湖,修起围墙,称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3000万两白银,重修园林,改称“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破坏,1902年重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里有世界上唯一全部用大理石砌成的船——清晏(yàn)舫,人们习惯上称它为石舫。1755年石舫造成。乾隆建造石舫,引用了魏征告诫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1860年石舫被英法联军烧毁,1893年重建时改成西式轮船的样式。慈禧修整石舫动用了海军军费。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不造战船造石船成为一段可笑可悲的历史。
(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恭王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恭(gōng)王府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王府占地46.5亩,分为府邸(dǐ)、花园两部分,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宅第最初的主人不是恭亲王,是清代有名的权臣和珅。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纽(niǔ)祜(hù)禄(lù)氏。他深受乾隆的喜爱和重用,凭借手中的权力和皇帝的保护,搜(sōu)刮了巨额财富。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将和珅下狱,命他自尽。和珅的家财全部充公,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恭王府大部分屋舍庭院建于和珅生前,充分体现了他追求尊贵荣华的人生理想。还有人认为恭王府就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里面荣国府、大观园的原型。

    咸丰皇帝将这座府院分给他的兄弟恭亲王奕(yì)訢(xīn)。奕訢(1833—1898),爱新觉罗氏,道光皇帝第六子。他协助慈禧发动辛酉(yǒu)政变,被封为议政王。奕訢将这座府园进行了扩建、整修。清朝灭亡后,满洲贵族失去了国家的供养,很难维持从前奢华的生活。恭亲王的后人将恭王府抵押给西什库教堂,1932年辅仁大学获得宅院的产权。1963年—1978年,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在王府花园居住。(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钟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鼓楼和钟楼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报时中心。它始建于元代,后来毁于火灾。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时,将整座建筑全部改为砖石结构。所以老北京有“钟楼无木”的说法。旧时钟楼每晚7时“定更”击钟报时,五更(凌晨5时)再次撞钟,每次撞击108下。民间常说“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

    钟楼西南建有金炉娘娘庙。传说当年铸造钟楼所用的大钟时总不成功,眼看朝廷规定的期限就要到期,匠师的性命不保。匠师的女儿听说铸造大钟需要用人祭(jì)炉,就毅然跳入火炉。她的行动感动了上天,大钟终于铸成。后人为纪念匠师的女儿,修建了庙宇,尊称她为“铸钟娘娘”。(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鼓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鼓楼和钟楼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报时中心。元代的鼓楼叫齐政楼,位置在今天鼓楼的南面。北京城的暮鼓晨钟一直延续到1924年。鼓楼上有大鼓1面、小鼓24面,象征一年24节气。旧时鼓楼每晚7时“定更”击鼓两通,共108声。此后每个更次都击鼓两通108声,直至五更(凌晨5时)击最后的“亮更”鼓。老北京称击鼓的节奏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1924年鼓楼改为“京兆通俗教育馆”,1925年改名“明耻楼”。为什么取了这样的名字呢?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有驻在北城的日本兵窜进鼓楼,在大鼓上用刺刀划开一尺多长的口子。为纪念此事,鼓楼陈列了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相关图片、实物,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后来,鼓楼还一度改为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东直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过去有“九门十个庙,一庙无神道”的谚语。“一庙无神道”说的就是东直门。

    北京内城有正阳、宣武、阜成、西直、德胜、安定、东直、朝阳、崇文九个城门。每个城门的瓮(wèng)城内都有一座关帝庙。关帝就是关羽、关公。人们对关羽的了解主要来自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到了清代,人们把关羽看作忠义无比的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称。朝廷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关圣帝君”,以关羽护国之神。内城九门各建一座关帝庙。
    正阳门另有一座观音庙,加上关帝庙,就是“九门十个庙”。
    东直门元代叫崇仁门。明代修建的瓮城受到附近街道的影响,比其他内城城门要小些,所以这里的关帝庙只有关羽的一座神牌,没有绿袍、红脸、长髯(rán)的关羽塑像。这便是东直门“一庙无神道”的由来。(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琉璃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琉璃厂位于宣武区东部,东起延寿街,西至南、北柳巷,全长400余米。辽代称此地为海王村,明代此地设有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琉璃厂,因此得名。清代在琉璃厂逐渐形成了以经营古书字画、文房四宝、宝石玉器为主的文化商业街。荣宝斋是其中最著名的字画商店。

    工部琉璃厂前空地低洼,原有水甸(diàn),所以琉璃厂及附近街道又泛称厂甸。1917年,在厂甸旧址建立海王村公园。1926年,前门与宣武门之间的城墙开辟豁(huō)口,修成和平门,使厂甸的交通更为便利。

    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厂甸举行庙会,街道摆满了经营饮食、玩具、书籍、字画、古玩的商摊。 “逛厂甸儿”是北京人的一大乐事,人们扶老携(xié)幼,最爱购买的是空竹、风车、风筝、大糖葫芦。有人统计《鲁迅日记》中记录鲁迅游逛琉璃厂书店、厂甸庙会的笔记,多达400余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期间,曾经专程游览厂甸,感受北京人的生活。(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什刹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什(shí)刹(chà)海是指德胜门西顺城街以南到北海公园北面的一片水域,包括西海(积水潭)、前海、后海,总称什刹海,也称后三海,面积约518亩。唐代时这里就有水泊,曾经修建庭园。元代中统三年(1262),郭守敬引玉泉山水,经过长河、西直门北水关进入大都城,汇于积水潭。江南运粮的船只由运河可以直达积水潭停泊。明代时,永乐皇帝禁止粮船入城,积水潭的水量也减少。沿岸修建了许多官员、贵族的住宅和庙宇。清初,湖面被分为三部分:西面是积水潭,东面是什刹海和莲花泡子,因为莲花池北岸有一座明代的什刹海庵(ān),这一带就被叫做什刹海。前海与后海之间有一座银锭(dìng)桥,在桥上远眺(tiào)西山,称为“银锭观山”,是燕京八景之一。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岸边兴起许多饭馆、茶棚。1916年在前海和西小海(今什刹海体校)之间的堤岸上开办了荷花市场,经营小商品、饮食,并有各式曲艺、杂耍表演。市场从每年端午节(五月初五)持续到中元节(七月十五),荷花茂盛,风景宜人,是老北京纳(nà)凉、游乐的好地方。

(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乐善园畅观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畅观楼位于北京动物园内。明代此地开始建筑皇家庭园。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取名“乐善园”,主人是乾隆的宠臣福康安(爵位贝子),俗称“三贝子花园”。畅观楼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专供慈禧去颐和园途中休息的场所,面积约1300平方米,融汇了西方建筑风情。
    1906年,清政府在乐善园建设了农事试验场。试验场占地广大,进行农作物、畜牧等方面的试验。试验场设有动物园,自外国购买了大象、狮子、斑马、鳄鱼等奇珍异兽。由于风景优美、设施新奇,农事试验场成为清末民初北京人郊游娱乐的盛地。正门的收票人身高2米,是当时闻名的一景。
    民国时试验场曾称作“中央农事试验场”、“天然博物馆”,抗日战争时期遭受严重破坏,1950年改为西郊公园,1955年正式成立北京动物园。

(撰写:朱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