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ucysun
收起左侧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文津阁——国家图书馆分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位于文津街,北京图书馆旧址。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建成,因馆内有整部原藏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因而图书馆所在的西安门内大街改名为文津街。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结合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和现代图书馆功能的大型建筑群出自荷兰设计师之手;也很少有人知道图书馆内的许多装饰物件来自“万园之园”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抢劫并烧毁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废墟(xū)留下了许多石质的遗物。图书馆修建的时候,从圆明园移来了一些文物。大门前蹲立的一对石狮子原在长春园的东大门。其他文物有主楼前华表一对、昆仑石一块、黄色太湖石两块、乾隆刻石一块、乾隆御制碑两块。其中一块《教谕(yù)骑射碑》,碑文大意是教导八旗子弟要继承前辈善于骑马射箭的传统,刻苦习武,保卫大清的江山。历史证明,大刀、长矛无法抵抗西方的火枪、火炮。将这样背负着耻(chǐ)辱(rǔ)的文物陈列在给人以知识与启迪的图书馆是十分有意义的。(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后门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人习惯称地安门为后门,称地安桥为后门桥。后门桥建于元代,最初叫万宁桥,是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孔道。

    北京有“火烧潭柘(zhè)寺,水淹北京城”的谚语。

    原来潭柘寺烧饭的铜锅上有“潭柘寺”三字。和尚每天做饭烧火,火焰都会烧到“潭柘寺”三个字。万宁桥下立有一根石柱,上面刻有“北京”二字。每到雨季什刹海水位升高,“北京”二字就会被淹没,提示及时排水,防止水灾。后来泥沙沉积,石柱便不见了。1950年,什刹海重修河道,在后门桥下的河泥中挖出一根石柱,长约一丈,宽七八寸见方,上刻一只老鼠,老鼠下面有“北京”二字。石柱证明“水淹北京城”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烟袋斜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烟袋斜街位于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清末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街内聚集了经营烟具、古玩、书画、文具、风味小吃的各种店铺,是北京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清代北京的居民,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有吸烟的习惯,烟铺十分兴盛。鼓楼前有北豫(yù)丰烟铺,地安门外路东有南豫丰烟铺,专卖抽旱烟用的关东烟、旱烟叶、兰花烟,抽水烟用的“锭(dìng)子”、“皮丝”烟,也有闻的鼻烟,还代卖槟榔、豆蔻(kòu)、砂仁等物。烟袋、烟具另有山西人开的烟袋铺专卖。烟袋斜街的烟袋铺门前立着一支大烟袋作幌(huǎng)子,大烟袋长约1.5米,木质,金漆烟锅,烟锅外系有红布幌穗,烟袋杆刷黑漆仿乌木,烟袋嘴刷白漆绿斑仿翡翠,非常惹人注目。老北京有歇后语:“鼓楼前的大烟袋,是一窍不通。”

(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雍和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雍和宫位于内城的东北角,是北京最著名的喇(lǎ)嘛(ma)庙。清代康熙年间,此地建成雍亲王府。后来雍亲王胤(yìn)禛(zhēn)做了皇帝,年号“雍正”。那时皇帝被认为是真龙天子,皇宫是禁地,皇帝登基之前所住的地方称为“潜邸”,不能再让其他人居住。乾隆九年(1744年)这里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朝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的七进院落结合了藏传佛教与汉族传统建筑的特色。庙中的白檀木巨佛、紫檀木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佛龛(kān),被称为木雕三绝。

    旧时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到正月底雍和宫“打鬼”结束。打鬼是俗称,本名叫“跳布札”,是蒙古语,意为驱魔散祟。跳布札(zhá)时,喇嘛们带着面具,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在鼓乐和诵经的声音中舞蹈,场面庄严而热烈。跳布札分为13场,以消灭魔王告终。1957年以后跳布札曾经中断多年。如今雍和宫恢复了春节跳布札的活动,得到中外游人的广泛好评。(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6: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白云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白云观位于广安门外,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始建。元世祖时长春真人邱处机曾在此居住,因此得名长春宫,后来改名白云观,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
    老北京有“铁打白云观,三猴不见面”的谚语。白云观曾经毁于大火,清代康熙年间重修时为防止火灾,观内的许多建筑都用石料建成,连匾额也是铁打的,因而民间有了“铁打白云观”的说法。山门石壁上雕刻着山水、花草、树木等图案。在山门中间门洞的圆拱右侧,刻着一只两寸大小的石猴。传说摸到石猴的人会得到一年的平安。人们来到白云观,总会去找已经被摸得发亮的小石猴。此外,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影壁的底座上还有一只石猴,在东院雷祖殿前的“九皇会碑”的底座上也刻着一只石猴。这三只石猴相距很远,人们很难一一找全,因此说“三猴不见面”。(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7: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北堂——西什库教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什库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西什库是明代储存皇家物资的10座仓库的名称。这里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据记载,康熙染了疟疾病,治疗不见好转,外国传教士张诚等人用奎宁(金鸡纳霜)把皇帝的病治好。康熙为了表示感谢,将皇城内蚕池口的一片的院落赐(cì)给传教士,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教堂,康熙赐名“救世堂”。

    光绪十一年(1885)慈禧太后重修中南海,发现人在北堂高大的顶部可以望见中南海内,因而下令北堂搬迁。清政府拨给新教堂地20英亩(鸽子房旧西什库)、搬迁费45万两白银。西什库教堂由法国传教士参考巴黎圣母院的样式设计而成,属于哥特式建筑。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钟楼有11座塔尖,最高处达31米。(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7: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南堂——宣武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堂位于宣武门,是北京最早的天主教教堂。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天主教耶稣会传意大利教士利玛窦(dòu)在此创建教堂。清代顺治七年(1650)掌管朝廷天文机构的耶稣会传日耳曼教士汤若望主持南堂重建。汤若望原来为明朝修订历法,制造火炮。清朝建立后,他得到了顺治皇帝的信任。顺治称他为“玛珐”,满语意思是可亲可敬的长者。当时有许多为朝廷服务的传教士,如南怀仁、张诚、白晋等人。康熙皇帝表示,只要传教士尊重中国的法律、风俗,允许教徒祭天、祭祖、祭孔,不限制他们传教。他还亲自为南堂题写了碑记和匾额。据说,从1651年到1664年,全国入洗的教徒达到10多万人。

    1900年南堂毁于义和团运动,现存的建筑是1904年重新建筑的,属于庄严凝重的罗马式风格。(撰写:朱锴)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3 17: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我爱我的老北京,愿这古老的城市能够永存!
————————————————完工——————————————
发表于 2006-07-03 1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北京,我想去!
发表于 2006-07-07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color=#008000]今天,历尽磨难的北京城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古都风貌。她快速却“无序”地发展着:高大的钢架结构取代了饱经沧桑的老城墙;四通八达的大马路吞没了幽深曲折的胡同老巷;由楼房组成的商业小区挤垮了一个个四合院构成的旧民房…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北京和那些国际化大都市,真的再不会有什么不同了。
高考那天,面对“北京的符号”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时,我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无奈与心痛。
   现在,呈现在面前的北京,和那个故去的老北京,究竟还有几分相似?希望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能够平安。
  
   
不仅仅是北京 似乎 中国所有的城市 都在以最快速的 最无序的速度发展~~~只希望 每座城市 都有他自己的特殊的存在~~~   
发表于 2006-07-07 18: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曾经去过北京,跟着旅行团什么7日游的,楼主写的很多地方都没去啊!~
老北京```真的希望有机会可以去北京看老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06-07-09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今天上来,发现帖子已经加精,兔子心里一阵小兴奋,我会努力!
在此贴出首都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地址,希望大家能对我们的首都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
顺便说一下,来北京参观的朋友,不可不去首都博物馆哦!
顶一下!
发表于 2006-07-14 23: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我爱我的老北京(完工!)

我想一个人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但是又不熟悉,哎。
发表于 2007-01-22 12: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拯救精华贴
发表于 2008-10-11 2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吸引我的就是厚重浓郁的文化氛围,长久以来形成的“老”沉淀下来的精粹。
这个城市确实很美丽,所以不管有怎样的想法,想来都会在这里长待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